拼出平桥好春光③|交出振兴新答卷
拼出平桥好春光③|交出振兴新答卷
拼出平桥好春光③|交出振兴新答卷河南日报(hénánrìbào)客户端记者 刘宏冰
当信阳湖的晨雾漫过千年茶都,当城阳城的楚国编钟唤醒长台古渡,这条流淌着《诗经》“鼓钟锵锵,淮水汤汤”美好记忆、承载着隋唐大运河(dàyùnhé)“舳舻千里”漕运盛景的古老水道——淮河,如今正以澎湃(pēngpài)之势(zhīshì),从中原奔腾到海、奋楫(fènjí)深蓝。
从信阳博物馆里青铜时代的淮河独木舟(dúmùzhōu),到如今直达淮滨中心港的五千吨钢制货船,淮河用六千年的航运基因,续写中原通江达海的逐梦(zhúmèng)航程——当信阳长台关的航标灯与长江入海口(rùhǎikǒu)的灯塔遥相辉映,当黑德兰港运来的铁矿石装进淮滨中心港驶来的集装箱船,当固始三河尖的柳编越过河海(héhǎi)出现在莱茵河畔(pàn),一条横贯亚欧大陆的“内河(nèihé)丝绸之路”,在神州大地徐徐铺展。
在(zài)这片诞生过甲骨文“舟楫”象形字的土地上,融入全国统一(tǒngyī)大市场、衔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潮水,正激荡着(zhe)河南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奋楫长淮(zhǎnghuái) 拓宽中原出海大通道
悠悠淮水,生生不息。在固始县三河尖镇港口村,清莹莹的(de)淮河水、绿油油的麦田、白色的护岸墙,将淮畔装扮得愈发美丽(měilì)。
“五一”假期,淮河淮滨至三河(sānhé)尖(jiān)航道提升工程(gōngchéng)正加紧进行护岸工程作业。淮河淮滨至三河尖段,平均水深4—5米,丰水期可达11米,是整个淮河主干水道航运的起点。
在建的三河尖段护岸(hùàn)工程
“通过(tōngguò)合理设计河堤的形状与坡度,护岸工程实现了对河水(héshuǐ)流速与流向的精准调控,以固定坡面、遏制水土流失。”项目二标段、中交广(zhōngjiāoguǎng)航局淮河航道提升项目总工程师田昌亮说。
“作为淮河河南段末端的豫皖界河(jièhé),河两岸(liǎngàn)分别为河南固始和安徽阜南。项目全长58.5千米,分2个标段、9个作业面施工。我们主要进行(jìnxíng)航道疏浚、航标和信息化、护岸和景观绿化工程。”中交广航局淮河航道提升项目党支部(dǎngzhībù)书记王志强说。
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sìdú)”的淮河,自古通江达海。2009年,出土于息县淮河滩(tān)的商代独木舟(dúmùzhōu),将淮河航运史追溯至青铜时代,也实证了伏羲氏“刳木为舟”的古老传说。
千里(qiānlǐ)长淮,横贯信阳,留下363.5公里的主河道,通航里程324公里,占河南通航航道里程(1825公里)的18%。目前,可(kě)(kě)通航航段息县闾河口至固始三河尖段的126公里仅为四级航道,常年通行500吨级(dūnjí)船舶,丰水期才可通行2000吨级船舶。
以运量大、成本低、能耗少(shǎo)而著称的水运,是人类交通运输的第一选择。实现内河航运高质量(gāozhìliàng)发展,航道等级提升势在必行。
2022年,《河南(hénán)省内河航道与港口(gǎngkǒu)布局规划(2022—2035年)》印发,淮河信阳段成为河南内河航道规划“一纵三横九支”中地理位置最靠南的重要(zhòngyào)“一横”。
同年6月,包括淮河淮滨至息县航运工程息县段(duàn)、淮河淮滨至三河尖航道提升工程在内(zàinèi)的河南“两河两港”内河航运6个项目同时开工,信阳淮河2个项目将建成三级以上航道116公里(gōnglǐ)。
“其时(qíshí)已至,其势(qíshì)将起。”2023年,河南作出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决策,举全省之力发展内河航运,全面实施内河航运“11246”工程。同年(tóngnián)9月,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河南内河航运发展站上新(xīn)的历史起点。
2024年,河南内河航运(nèihéhángyùn)项目建设完成投资超前三年总和,呈现出(chéngxiànchū)强劲势头。
今年3月21日,淮河淮滨段航道(hángdào)提升工程项目开工,白露河入淮口至闾河口的67.56公里河道,也将建成三级航道,同时新建(xīnjiàn)淮河豫(yù)东南枢纽、船闸闸室,改建国道G220淮滨淮河大桥。
至此,闾河口以下淮河航道将全部(quánbù)开启“四升三”,以顺应船舶(chuánbó)大型化趋势(qūshì),满足1000吨级船舶常态化通航。部分河道自然水深条件具备二级以上航道标准,满足3000吨级船舶通航。
舵稳当奋楫,风劲(fēngjìn)好扬帆。溯河而上,自三河尖至息县淮河新区港(gǎng)的166公里河段上,港口、大桥、航道(hángdào)、枢纽,一个个航运工程如火如荼。
淮滨(huáibīn)G220淮河大桥施工现场
淮滨县城南郊,G220淮河大桥施工现场,吊车高耸、焊花飞溅,保通便桥正从北向南延伸(yánshēn)。用不了多久,一座(yīzuò)桥下可通航千吨级船舶的新桥,将(jiāng)矗立在淮河之上。
潢川与(yǔ)息县交界处,淮河新花埠大桥施工现场,老桥已(yǐ)部分(bùfèn)拆除,保通便桥上人来车往,高大粗壮的新桥桥墩已全部建成。架桥机械凌空飞渡,新桥雄姿初现,近(jìn)10层楼高、跨度达150米的桥梁主跨即将合龙。
潢川新花埠大桥(dàqiáo)施工现场
“只有建好这两座新桥(xīnqiáo),千吨级货船才能溯河而上,未来可直达信阳中心港明港作业区。”信阳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彭爌(kuàng)满怀希望地说。
喜讯也从下游传来(chuánlái):2023年(nián)9月,江淮运河全线通航,淮河水运相较经京杭运河连通长江,节省航程200至600公里。2024年8月,安徽临淮岗复线船闸建成(jiànchéng)通过质量核验(héyàn)和交工验收,通航后最大5000吨级船舶可直达淮滨。
河南中豫航道有限公司(yǒuxiàngōngsī)董事长牛志军表示,今年年底,信阳淮河首段三级航道淮滨至三河尖段有望通航(tōngháng),进一步(jìnyíbù)拓宽中原出海大通道,内河航运低成本、智能化、绿色化的优势更加凸显。
港通天(tōngtiān)下 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悠悠淮水,滔滔东(dōng)去。离豫入皖前,在河南大地(dàdì)留下多个深水优良港湾。
淮滨饮马港自古通航,享有“千里淮河第一港”之美誉,史载(shǐzài)“南通余杭,北达涿郡”。得名北宋(běisòng)的固始望岗码头(mǎtóu),曾是河南境内最大的淮河深水码头,2018年吞吐量已达230万吨。
坐拥淮河主航道的(de)河南最大(zuìdà)综合性单体内河港口——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则是河南通江达海距离最近、最快捷的港口。
淮滨中心(zhōngxīn)港“公水联运”低碳通道开通
4月23日,淮滨中心港至安钢(gǎngzhìāngāng)集团信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的“公水联运”低碳通道(tōngdào)正式开通。
自2022年建成开航(kāiháng),淮滨中心港货物吞吐量接连攀升,2024年已达552.1万吨(wàndūn),同比(tóngbǐ)上升42.39%;集装箱50213标箱,同比上升37.13%。
“淮滨中心港虽地处中原,但我们一直瞄准国际海运、内河航运趋势,加快港口智能化、绿色(lǜsè)化步伐,积极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拓宽豫货出海大通道、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而(ér)持续(chíxù)努力。”信阳市淮河港口集团有限公司(yǒuxiàngōngsī)总经理董林说。
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淮滨中心港(gǎng)开航之初(zhīchū)就积极推行“散改集”,当年5月率先开通至连云港(liányúngǎng)港集装箱航线,成功实现海运铁矿石由连云港港装箱直达安钢集团信阳钢铁公司。
淮滨(huáibīn)中心港吞吐量接连攀升
如今,淮滨中心港已开通(kāitōng)至安徽(ānhuī)蚌埠、凤阳、合肥、芜湖,江苏连云港、淮安、盐城(yánchéng)、太仓,浙江嘉兴乍浦和湖北武汉阳逻等港口(gǎngkǒu)的10条集装箱航线,正积极推进开通至上海、宁波、南京等地港口的集装箱航线。
今年以来,淮滨中心(zhōngxīn)港建起4台400kW单桩双枪一体式直流充电桩,投入20台新能源重卡。经过十余天的试运行(shìyùnxíng)测算,淮滨至明港单程运输成本较(jiào)传统燃油重卡降低近60%。
信阳市淮河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武守岩坦言,加快港口绿色化,打造时效快、损耗少、绿色环保(huánbǎo)的“公水联运”新通道,不仅提升了水运物流的综合(zōnghé)竞争力,更为货主企业节本(jiéběn)增效。
信阳港务中心副主任丁伟表示,作为河南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de)主阵地,《信阳港总体规划(2035年)》今年4月正式获批(huòpī),港航(gǎngháng)建设开启“加速度”。
潢川花埠港区、息县淮河新区港区建设全面铺开(quánmiànpùkāi),正各自新建8个1000吨级泊位(bówèi);淮滨疏港专用铁路项目加紧建设,补齐“公铁水”一体化综合(zōnghé)交通网络中的重要一环;淮滨中心港扩容(kuòróng)提质工程项目启动,将新增5个2000吨级泊位及配套设施……
承建淮河(huáihé)新区港区的中铁广州工程局河南片区工程项目党支部副书记田建军说,无人机航测、无人船精测(jīngcè)、AI+物联网(liánwǎng)监测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使港航工程效率显著提升(tíshēng)、人力成本大大降低,更确保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位于三河尖镇望岗村的固始港中心作业区,基础灌注桩、搅拌桩及(jí)坑道工程已完工,港池开挖完成(wánchéng)81%,后方陆域及综合(zōnghé)管网完成60%,码头平台上部结构也已开工建设。
信阳市港务中心副主任(zhǔrèn)鲁伟栋表示,着眼打造中原对接长三角的“水上桥头堡”,服务豫东南(dōngnán)、皖西北及淮河沿线的“区域性物流枢纽”和(hé)“水运物资集散中心”,这里将(jiāng)新建10个2000吨级货运泊位和2个海事泊位。
在建的固始港中心(zhōngxīn)作业区
而作为河南对接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的重要枢纽,信阳港将(jiāng)规划建设包括中心(zhōngxīn)港区(gǎngqū)、豫东南港区、淮滨港区和固始港区等“一港四区”,涵盖10个作业区和4个货运、11个客运港点。
信阳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孔军说,在“一干六支”航道网络支撑(zhīchēng)下,信阳港将(jiāng)以建材、粮食及(jí)农副产品、矿石及集装箱运输为主,兼具旅游客运功能,积极发展临港工业和港口物流,逐步发展成为设施先进(xiānjìn)、功能完善、运行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
前不久,《河南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guīhuà)修编(2025—2035年)》(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河南将打造布局合理、保障有力(yǒulì)、量能匹配的港口体系(tǐxì),形成“1+4+6”分层次港口布局。
逐梦深蓝 打造临港经济(jīngjì)先导区
悠悠淮水,滋养两岸。以水兴港(gǎng),以港聚产,以产强城(qiángchéng),“港产城”融合发展,河南不断书写着“强港、兴产、活城”新篇章。
在(zài)淮滨造船产业集聚区,未完工的船体如钢铁巨兽排开在十里淮滩,工人们弓身其间,焊花飞溅如烟花闪耀。河面上新造(xīnzào)货船整齐列队,一艘6500吨级货船如鹤立鸡群(hèlìjīqún),庞然船身映着朝阳,船头(chuántóu)桅杆直指天际,红旗飘扬逐梦深蓝。
作为传统(chuántǒng)优势产业,从木船到水泥船(shuǐníchuán)到钢制货船,再到新兴的(de)游艇、画舫,淮滨已实现船舶制造承载能力和技术的飞跃,崛起为淮河流域最大的造船基地,年造(niánzào)船舶500艘以上,产值超40亿元,带动相关就业3万余人。
如今,淮滨县造船产业集聚区成为河南重点(zhòngdiǎn)培育的20家特色装备制造(zhìzào)园区之一。“淮滨造”钢制货船畅销淮河、大运河、长江水系,游艇远销西安、青岛、三亚(sānyà)、张家界等旅游景区,并已开拓印尼、缅甸等国家的钓鱼(diàoyú)艇市场。
“内河航运‘十船三淮滨’。”淮滨县(huáibīnxiàn)临港(língǎng)产业集聚区服务中心党组书记杨勇自豪地说(dìshuō),今年一季度,淮滨已生产各类船舶163艘,其中6500吨船舶系首次在河南成功建造。
内河航运的发展,带来造船产业(chǎnyè)的壮大。淮滨已与中国船舶(chuánbó)集团风帆储能科技公司签订协议,启动内陆临港船艇装备(zhuāngbèi)制造产业园项目(xiàngmù),建设造船产业研究院,围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四新”标准,招引专精特新“小(xiǎo)巨人”企业入驻,打造绿色淮河航运产业、船舶制造全产业链。
瑞航船舶重工正在(zhèngzài)建造的船舶
造船产业正逐步向(xiàng)信阳沿淮县区扩展。2022年河南瑞航船舶(chuánbó)重工有限公司落地息县闾河口港,自(zì)2023年6月首艘(sōu)千吨级货船下水,至今该公司已下水试航船舶70艘,总吨位30万吨,其中包括河南首艘5000吨级船舶。
固始港将打造成为中原对接长三角的(de)“水上桥头堡”
去年11月,临港(língǎng)产业招商大会暨内河港口和船舶制造业推介会在信阳(xìnyáng)召开,现场签约16项总金额近200亿元。信阳市市长陈志伟表示,信阳抢抓机遇,加快推进内河航运(nèihéhángyùn)基础设施建设、港口功能提升和临港产业发展(fāzhǎn),着力打造内河航运集群,推动“港产城(chéng)”融合发展。
早在2018年,国务院批复(pīfù)《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淮滨(huáibīn)建设临港经济区”。淮滨抢抓机遇,规划建设106.9平方公里的临港经济区,开启“一港六区一廊道”战略布局,招引纺织服装从无到有(cóngwúdàoyǒu)、由弱到强,建成中部(zhōngbù)最大化纤纺织服装基地,“一纺两造”(纺织和造船(zàochuán)、造酒)主导产业加速领跑。
淮滨纺织服装(fúzhuāng)产业飞速发展
固始聚焦纺织(fǎngzhī)服装、循环经济(jīngjì)、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主导产业,规划30平方公里的临港产业集聚区(qū),推动粮食、建材、柳编等传统产业借港腾飞。建成16个(gè)纺织产业园,落地300余家纺织企业。获批设立化工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年产值达50亿元。
息县“酸辣粉小镇”的(de)智能车间
息县依托在建(zàijiàn)的淮河新区港区,打造“公铁水”一体化临港物流产业园区,助力纺织服装、绿色食品(lǜsèshípǐn)、电子信息主导产业(zhǔdǎochǎnyè)和船艇(chuántǐng)装备、现代物流等特色产业集聚发展(fāzhǎn)。豫道农业建成“酸辣粉小镇”,把小红薯做成大产业,年综合产值(chǎnzhí)将达50亿元。泰普森、尚莱户外、行嘉户外、天创、德永佳、阿尔本等龙头企业纷纷落地,推动形成百亿级纺织户外产业集群。
“黄金水道”激活临港(língǎng)经济。交通运输(jiāotōngyùnshū)部规划研究院水运所总工程师刘长俭在临港产(gǎngchǎn)业招商大会暨内河港口和船舶制造业推介会(tuījièhuì)表示,全国各个港口城市都在做临港经济、临港产业和临港发展规划,实现“港产城”共融已经成为共识。
息县(xīxiàn)引进造船产业快速崛起
2023年,河南印发《关于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2025年形成(xíngchéng)3个以上千亿级临港(língǎng)型产业(chǎnyè)集群,2035年形成10个以上千亿级临港型产业集群,临港经济初具规模(chūjùguīmó),助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枢纽经济先行区。
中原向大海,奋楫不停歇(tíngxiē)。河(hé)南正聚焦“四高四争先”,加快(jiākuài)构建中部便捷出海水运通道(tōngdào),打通内河航运堵点卡点,延伸沙颍河、唐白河和淮河、沱浍(huì)河,以及洪汝河、涡河等“两纵两横两干”干线水运大通道,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港口,大力发展临港(língǎng)经济,加快河南交通优势再造,从“经济通道”迈向“通道经济”,推动现代化产业加速奔赴“蓝海”,为建设现代化河南提供支撑。
河南日报(hénánrìbào)客户端记者 刘宏冰
当信阳湖的晨雾漫过千年茶都,当城阳城的楚国编钟唤醒长台古渡,这条流淌着《诗经》“鼓钟锵锵,淮水汤汤”美好记忆、承载着隋唐大运河(dàyùnhé)“舳舻千里”漕运盛景的古老水道——淮河,如今正以澎湃(pēngpài)之势(zhīshì),从中原奔腾到海、奋楫(fènjí)深蓝。
从信阳博物馆里青铜时代的淮河独木舟(dúmùzhōu),到如今直达淮滨中心港的五千吨钢制货船,淮河用六千年的航运基因,续写中原通江达海的逐梦(zhúmèng)航程——当信阳长台关的航标灯与长江入海口(rùhǎikǒu)的灯塔遥相辉映,当黑德兰港运来的铁矿石装进淮滨中心港驶来的集装箱船,当固始三河尖的柳编越过河海(héhǎi)出现在莱茵河畔(pàn),一条横贯亚欧大陆的“内河(nèihé)丝绸之路”,在神州大地徐徐铺展。
在(zài)这片诞生过甲骨文“舟楫”象形字的土地上,融入全国统一(tǒngyī)大市场、衔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潮水,正激荡着(zhe)河南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奋楫长淮(zhǎnghuái) 拓宽中原出海大通道
悠悠淮水,生生不息。在固始县三河尖镇港口村,清莹莹的(de)淮河水、绿油油的麦田、白色的护岸墙,将淮畔装扮得愈发美丽(měilì)。
“五一”假期,淮河淮滨至三河(sānhé)尖(jiān)航道提升工程(gōngchéng)正加紧进行护岸工程作业。淮河淮滨至三河尖段,平均水深4—5米,丰水期可达11米,是整个淮河主干水道航运的起点。
在建的三河尖段护岸(hùàn)工程
“通过(tōngguò)合理设计河堤的形状与坡度,护岸工程实现了对河水(héshuǐ)流速与流向的精准调控,以固定坡面、遏制水土流失。”项目二标段、中交广(zhōngjiāoguǎng)航局淮河航道提升项目总工程师田昌亮说。
“作为淮河河南段末端的豫皖界河(jièhé),河两岸(liǎngàn)分别为河南固始和安徽阜南。项目全长58.5千米,分2个标段、9个作业面施工。我们主要进行(jìnxíng)航道疏浚、航标和信息化、护岸和景观绿化工程。”中交广航局淮河航道提升项目党支部(dǎngzhībù)书记王志强说。
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sìdú)”的淮河,自古通江达海。2009年,出土于息县淮河滩(tān)的商代独木舟(dúmùzhōu),将淮河航运史追溯至青铜时代,也实证了伏羲氏“刳木为舟”的古老传说。
千里(qiānlǐ)长淮,横贯信阳,留下363.5公里的主河道,通航里程324公里,占河南通航航道里程(1825公里)的18%。目前,可(kě)(kě)通航航段息县闾河口至固始三河尖段的126公里仅为四级航道,常年通行500吨级(dūnjí)船舶,丰水期才可通行2000吨级船舶。
以运量大、成本低、能耗少(shǎo)而著称的水运,是人类交通运输的第一选择。实现内河航运高质量(gāozhìliàng)发展,航道等级提升势在必行。
2022年,《河南(hénán)省内河航道与港口(gǎngkǒu)布局规划(2022—2035年)》印发,淮河信阳段成为河南内河航道规划“一纵三横九支”中地理位置最靠南的重要(zhòngyào)“一横”。
同年6月,包括淮河淮滨至息县航运工程息县段(duàn)、淮河淮滨至三河尖航道提升工程在内(zàinèi)的河南“两河两港”内河航运6个项目同时开工,信阳淮河2个项目将建成三级以上航道116公里(gōnglǐ)。
“其时(qíshí)已至,其势(qíshì)将起。”2023年,河南作出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决策,举全省之力发展内河航运,全面实施内河航运“11246”工程。同年(tóngnián)9月,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河南内河航运发展站上新(xīn)的历史起点。
2024年,河南内河航运(nèihéhángyùn)项目建设完成投资超前三年总和,呈现出(chéngxiànchū)强劲势头。
今年3月21日,淮河淮滨段航道(hángdào)提升工程项目开工,白露河入淮口至闾河口的67.56公里河道,也将建成三级航道,同时新建(xīnjiàn)淮河豫(yù)东南枢纽、船闸闸室,改建国道G220淮滨淮河大桥。
至此,闾河口以下淮河航道将全部(quánbù)开启“四升三”,以顺应船舶(chuánbó)大型化趋势(qūshì),满足1000吨级船舶常态化通航。部分河道自然水深条件具备二级以上航道标准,满足3000吨级船舶通航。
舵稳当奋楫,风劲(fēngjìn)好扬帆。溯河而上,自三河尖至息县淮河新区港(gǎng)的166公里河段上,港口、大桥、航道(hángdào)、枢纽,一个个航运工程如火如荼。
淮滨(huáibīn)G220淮河大桥施工现场
淮滨县城南郊,G220淮河大桥施工现场,吊车高耸、焊花飞溅,保通便桥正从北向南延伸(yánshēn)。用不了多久,一座(yīzuò)桥下可通航千吨级船舶的新桥,将(jiāng)矗立在淮河之上。
潢川与(yǔ)息县交界处,淮河新花埠大桥施工现场,老桥已(yǐ)部分(bùfèn)拆除,保通便桥上人来车往,高大粗壮的新桥桥墩已全部建成。架桥机械凌空飞渡,新桥雄姿初现,近(jìn)10层楼高、跨度达150米的桥梁主跨即将合龙。
潢川新花埠大桥(dàqiáo)施工现场
“只有建好这两座新桥(xīnqiáo),千吨级货船才能溯河而上,未来可直达信阳中心港明港作业区。”信阳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彭爌(kuàng)满怀希望地说。
喜讯也从下游传来(chuánlái):2023年(nián)9月,江淮运河全线通航,淮河水运相较经京杭运河连通长江,节省航程200至600公里。2024年8月,安徽临淮岗复线船闸建成(jiànchéng)通过质量核验(héyàn)和交工验收,通航后最大5000吨级船舶可直达淮滨。
河南中豫航道有限公司(yǒuxiàngōngsī)董事长牛志军表示,今年年底,信阳淮河首段三级航道淮滨至三河尖段有望通航(tōngháng),进一步(jìnyíbù)拓宽中原出海大通道,内河航运低成本、智能化、绿色化的优势更加凸显。
港通天(tōngtiān)下 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悠悠淮水,滔滔东(dōng)去。离豫入皖前,在河南大地(dàdì)留下多个深水优良港湾。
淮滨饮马港自古通航,享有“千里淮河第一港”之美誉,史载(shǐzài)“南通余杭,北达涿郡”。得名北宋(běisòng)的固始望岗码头(mǎtóu),曾是河南境内最大的淮河深水码头,2018年吞吐量已达230万吨。
坐拥淮河主航道的(de)河南最大(zuìdà)综合性单体内河港口——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则是河南通江达海距离最近、最快捷的港口。
淮滨中心(zhōngxīn)港“公水联运”低碳通道开通
4月23日,淮滨中心港至安钢(gǎngzhìāngāng)集团信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的“公水联运”低碳通道(tōngdào)正式开通。
自2022年建成开航(kāiháng),淮滨中心港货物吞吐量接连攀升,2024年已达552.1万吨(wàndūn),同比(tóngbǐ)上升42.39%;集装箱50213标箱,同比上升37.13%。
“淮滨中心港虽地处中原,但我们一直瞄准国际海运、内河航运趋势,加快港口智能化、绿色(lǜsè)化步伐,积极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拓宽豫货出海大通道、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而(ér)持续(chíxù)努力。”信阳市淮河港口集团有限公司(yǒuxiàngōngsī)总经理董林说。
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淮滨中心港(gǎng)开航之初(zhīchū)就积极推行“散改集”,当年5月率先开通至连云港(liányúngǎng)港集装箱航线,成功实现海运铁矿石由连云港港装箱直达安钢集团信阳钢铁公司。
淮滨(huáibīn)中心港吞吐量接连攀升
如今,淮滨中心港已开通(kāitōng)至安徽(ānhuī)蚌埠、凤阳、合肥、芜湖,江苏连云港、淮安、盐城(yánchéng)、太仓,浙江嘉兴乍浦和湖北武汉阳逻等港口(gǎngkǒu)的10条集装箱航线,正积极推进开通至上海、宁波、南京等地港口的集装箱航线。
今年以来,淮滨中心(zhōngxīn)港建起4台400kW单桩双枪一体式直流充电桩,投入20台新能源重卡。经过十余天的试运行(shìyùnxíng)测算,淮滨至明港单程运输成本较(jiào)传统燃油重卡降低近60%。
信阳市淮河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武守岩坦言,加快港口绿色化,打造时效快、损耗少、绿色环保(huánbǎo)的“公水联运”新通道,不仅提升了水运物流的综合(zōnghé)竞争力,更为货主企业节本(jiéběn)增效。
信阳港务中心副主任丁伟表示,作为河南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de)主阵地,《信阳港总体规划(2035年)》今年4月正式获批(huòpī),港航(gǎngháng)建设开启“加速度”。
潢川花埠港区、息县淮河新区港区建设全面铺开(quánmiànpùkāi),正各自新建8个1000吨级泊位(bówèi);淮滨疏港专用铁路项目加紧建设,补齐“公铁水”一体化综合(zōnghé)交通网络中的重要一环;淮滨中心港扩容(kuòróng)提质工程项目启动,将新增5个2000吨级泊位及配套设施……
承建淮河(huáihé)新区港区的中铁广州工程局河南片区工程项目党支部副书记田建军说,无人机航测、无人船精测(jīngcè)、AI+物联网(liánwǎng)监测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使港航工程效率显著提升(tíshēng)、人力成本大大降低,更确保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位于三河尖镇望岗村的固始港中心作业区,基础灌注桩、搅拌桩及(jí)坑道工程已完工,港池开挖完成(wánchéng)81%,后方陆域及综合(zōnghé)管网完成60%,码头平台上部结构也已开工建设。
信阳市港务中心副主任(zhǔrèn)鲁伟栋表示,着眼打造中原对接长三角的“水上桥头堡”,服务豫东南(dōngnán)、皖西北及淮河沿线的“区域性物流枢纽”和(hé)“水运物资集散中心”,这里将(jiāng)新建10个2000吨级货运泊位和2个海事泊位。
在建的固始港中心(zhōngxīn)作业区
而作为河南对接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的重要枢纽,信阳港将(jiāng)规划建设包括中心(zhōngxīn)港区(gǎngqū)、豫东南港区、淮滨港区和固始港区等“一港四区”,涵盖10个作业区和4个货运、11个客运港点。
信阳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孔军说,在“一干六支”航道网络支撑(zhīchēng)下,信阳港将(jiāng)以建材、粮食及(jí)农副产品、矿石及集装箱运输为主,兼具旅游客运功能,积极发展临港工业和港口物流,逐步发展成为设施先进(xiānjìn)、功能完善、运行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
前不久,《河南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guīhuà)修编(2025—2035年)》(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河南将打造布局合理、保障有力(yǒulì)、量能匹配的港口体系(tǐxì),形成“1+4+6”分层次港口布局。
逐梦深蓝 打造临港经济(jīngjì)先导区
悠悠淮水,滋养两岸。以水兴港(gǎng),以港聚产,以产强城(qiángchéng),“港产城”融合发展,河南不断书写着“强港、兴产、活城”新篇章。
在(zài)淮滨造船产业集聚区,未完工的船体如钢铁巨兽排开在十里淮滩,工人们弓身其间,焊花飞溅如烟花闪耀。河面上新造(xīnzào)货船整齐列队,一艘6500吨级货船如鹤立鸡群(hèlìjīqún),庞然船身映着朝阳,船头(chuántóu)桅杆直指天际,红旗飘扬逐梦深蓝。
作为传统(chuántǒng)优势产业,从木船到水泥船(shuǐníchuán)到钢制货船,再到新兴的(de)游艇、画舫,淮滨已实现船舶制造承载能力和技术的飞跃,崛起为淮河流域最大的造船基地,年造(niánzào)船舶500艘以上,产值超40亿元,带动相关就业3万余人。
如今,淮滨县造船产业集聚区成为河南重点(zhòngdiǎn)培育的20家特色装备制造(zhìzào)园区之一。“淮滨造”钢制货船畅销淮河、大运河、长江水系,游艇远销西安、青岛、三亚(sānyà)、张家界等旅游景区,并已开拓印尼、缅甸等国家的钓鱼(diàoyú)艇市场。
“内河航运‘十船三淮滨’。”淮滨县(huáibīnxiàn)临港(língǎng)产业集聚区服务中心党组书记杨勇自豪地说(dìshuō),今年一季度,淮滨已生产各类船舶163艘,其中6500吨船舶系首次在河南成功建造。
内河航运的发展,带来造船产业(chǎnyè)的壮大。淮滨已与中国船舶(chuánbó)集团风帆储能科技公司签订协议,启动内陆临港船艇装备(zhuāngbèi)制造产业园项目(xiàngmù),建设造船产业研究院,围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四新”标准,招引专精特新“小(xiǎo)巨人”企业入驻,打造绿色淮河航运产业、船舶制造全产业链。
瑞航船舶重工正在(zhèngzài)建造的船舶
造船产业正逐步向(xiàng)信阳沿淮县区扩展。2022年河南瑞航船舶(chuánbó)重工有限公司落地息县闾河口港,自(zì)2023年6月首艘(sōu)千吨级货船下水,至今该公司已下水试航船舶70艘,总吨位30万吨,其中包括河南首艘5000吨级船舶。
固始港将打造成为中原对接长三角的(de)“水上桥头堡”
去年11月,临港(língǎng)产业招商大会暨内河港口和船舶制造业推介会在信阳(xìnyáng)召开,现场签约16项总金额近200亿元。信阳市市长陈志伟表示,信阳抢抓机遇,加快推进内河航运(nèihéhángyùn)基础设施建设、港口功能提升和临港产业发展(fāzhǎn),着力打造内河航运集群,推动“港产城(chéng)”融合发展。
早在2018年,国务院批复(pīfù)《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淮滨(huáibīn)建设临港经济区”。淮滨抢抓机遇,规划建设106.9平方公里的临港经济区,开启“一港六区一廊道”战略布局,招引纺织服装从无到有(cóngwúdàoyǒu)、由弱到强,建成中部(zhōngbù)最大化纤纺织服装基地,“一纺两造”(纺织和造船(zàochuán)、造酒)主导产业加速领跑。
淮滨纺织服装(fúzhuāng)产业飞速发展
固始聚焦纺织(fǎngzhī)服装、循环经济(jīngjì)、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主导产业,规划30平方公里的临港产业集聚区(qū),推动粮食、建材、柳编等传统产业借港腾飞。建成16个(gè)纺织产业园,落地300余家纺织企业。获批设立化工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年产值达50亿元。
息县“酸辣粉小镇”的(de)智能车间
息县依托在建(zàijiàn)的淮河新区港区,打造“公铁水”一体化临港物流产业园区,助力纺织服装、绿色食品(lǜsèshípǐn)、电子信息主导产业(zhǔdǎochǎnyè)和船艇(chuántǐng)装备、现代物流等特色产业集聚发展(fāzhǎn)。豫道农业建成“酸辣粉小镇”,把小红薯做成大产业,年综合产值(chǎnzhí)将达50亿元。泰普森、尚莱户外、行嘉户外、天创、德永佳、阿尔本等龙头企业纷纷落地,推动形成百亿级纺织户外产业集群。
“黄金水道”激活临港(língǎng)经济。交通运输(jiāotōngyùnshū)部规划研究院水运所总工程师刘长俭在临港产(gǎngchǎn)业招商大会暨内河港口和船舶制造业推介会(tuījièhuì)表示,全国各个港口城市都在做临港经济、临港产业和临港发展规划,实现“港产城”共融已经成为共识。
息县(xīxiàn)引进造船产业快速崛起
2023年,河南印发《关于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2025年形成(xíngchéng)3个以上千亿级临港(língǎng)型产业(chǎnyè)集群,2035年形成10个以上千亿级临港型产业集群,临港经济初具规模(chūjùguīmó),助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枢纽经济先行区。
中原向大海,奋楫不停歇(tíngxiē)。河(hé)南正聚焦“四高四争先”,加快(jiākuài)构建中部便捷出海水运通道(tōngdào),打通内河航运堵点卡点,延伸沙颍河、唐白河和淮河、沱浍(huì)河,以及洪汝河、涡河等“两纵两横两干”干线水运大通道,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港口,大力发展临港(língǎng)经济,加快河南交通优势再造,从“经济通道”迈向“通道经济”,推动现代化产业加速奔赴“蓝海”,为建设现代化河南提供支撑。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